企业建立岗位素质模型有什么作用?
没有岗位胜任力模型之前招聘经常出现招人招不准的问题以及员工流失率比较高,因为他不胜任嘛,不胜任的话就流失率自然就会增加。岗位模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建立的。
简述人才素质模型包括哪五个方面?
企业人才素质模型的用处很多,最直接的是可能根据这个模型,编制企业培训体系,完成定向式的课程外购和内部课程体系。其次,可以作为干部员工晋升的评判标准。
特征一:能力素质模型尤其强调深层次特征,它们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获得良好工作表现的决定性因素,不是那些表层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最深度的特征,即职业素养。
特征二:能力素质模型包含了可测量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其中知识、技能是决定一个员工素质好坏的表面因素,而职业素养则是决定一个员工业绩好坏的根本原因。
特征三:能力素质模型是造成一个员工业绩卓越或业绩平平的根本原因,拥有不同等级能力素质模型的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的最终表现会有很大的差异。
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是构成能力素质模型的三个重要的要素,其中职业素养是核心。那职业素养包含哪些方面呢?
1、社会角色:一个人基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行为方式和风格。
2、技能: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如能够进行结构化面试。
3、知识:一个人在某一个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或经验型的信息。如人力资源行业相关工作经验、互联网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等。
5、动机: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进而付出行动的内驱力。
4、自我概念: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印象。
6、特征: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程序反映。
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动机,即我们说的职业素养通常表现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压力承受能力、进取心等。
能力素质模型概念可以概括如下:能力素质模型是将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要素,按照内容、角色或者岗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对上述内容的有关行为进行描述,然后通过这些可观察、可衡量的行为描述来体现员工战略执行能力的差异性。
胜任素质模型有什么作用?
胜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起着基础性的、决定性的作用。它分别为企业的工作分析、人员招聘、人员考核、人员培训以及人员激励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基点。
1.工作分析
传统的工作岗位分析较为注重工作的组成要素,而基于胜任特征的分析,则研究工作绩效优异的员工,突出与优异表现相关联的特征及行为,结合这些人的特征和行为定义这一工作岗位的职责内容,它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能够更有效地为选拔、培训员工以及为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奖励、薪酬设计提供参考标准。
2.人员选拔
传统的人员选拔一般比较重视考察人员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而没有针对难以测量的核心的动机和特质来挑选员工。但如果挑选的人员不具备该岗位所需要的深层次的胜任特征,要想改变该员工的深层特征却又不是简单的培训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与损失。
相反,基于胜任特征的选拔正是帮助企业找到具有核心的动机和特质的员工,既避免了由于人员挑选失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支出。尤其是为工作要求较为复杂的岗位挑选候选人,如挑选高层技术人员或高层管理人员,在应聘者基本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胜任特征模型在预测优秀绩效方面的重要性远比与任务相关的技能、智力或学业等级分数等显得更为重要。
3.绩效考核
胜任特征模型的前提就是找到区分优秀与普通的指标,以它为基础而确立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经过科学论证并且系统化的考核体系,正是体现了绩效考核的精髓,真实地反映员工的综合工作表现。让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及时得到回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工作绩效不够理想的员工,根据考核标准以及胜任特征模型通过培训或其他方式帮助员工改善工作绩效,达到企业对员工的期望。
4.员工培训
培训的目的与要求就是帮助员工弥补不足,从而达到岗位的要求。而培训所遵循的原则就是投入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基于胜任特征分析,针对岗位要求结合现有人员的素质状况,为员工量身定做培训计划,帮助员工弥补自身“短木板”的不足,有的放矢突出培训的重点,省去分析培训需求的繁琐步骤,杜绝不合理的培训开支,提高了培训的效用,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进一步开发员工的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5.员工激励
通过建立胜任特征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全面掌握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员工激励措施。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胜任模型能够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并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依据;从企业激励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依据胜任模型可以找到激励管理层员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