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型是由(关系数据模型中的“关系”怎么理解?)

案例 2019-12-04 08:19:20

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的特点:

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或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

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4.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

扩展资料:

关系实际上就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也就是说,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它的值。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在实际当中,常常把关系模式和关系统称为关系,读者可以从上下文中加以区别。

关系数据模型是以集合论中的关系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关系模型中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间的联系均由单一的结构类型——关系来表示。在实际的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也称表。一个关系数据库就是由若干个表组成。

关系模型是指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关系模型中,概念模式是关系模式的集合,外模式是关系子模式的集合,内模式是存储模式的集合。

1.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实际就是记录类型,包括:模式名、属性名、值域名及模式的主键。他不涉及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只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

2.关系子模式

子模式是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除了指出用户的数据外,还应指出模式和子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3. 存储模式

关系存储时的基本组织方式是文件,元组是文件中的记录。由于关系模式有键,因此存储一个关系能用散列方法或索引方法实现。

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规则

1.实体完整性规则

这条规则需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如有空值,那么主键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

2.参照完整性规则

如果属性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在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为空值,或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使用时应注意:

a.外键和相对应的主键能不同名,只要定义在相同的值域上即可。

b.R1和R2也能是同一个关系模式,表示了属性之间的联系。

c. 外键值是否允许为空,应视具体问题而定。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

这是针对具体数据的约束条件,由应用环境而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支持哪些基本关系运算?
五个基本运算  
关系代数是以关系为运算对象的一组高级运算的集合。关系定义为元数相同的元组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为元组,关系代数中的操作可分为两类:
传统的集合操作:并、差、交、笛卡尔积。
扩充的关系操作:投影,选择,联接和自然联接,除。
1.并
设有两个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并是由属于R和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记为R∪S。
注意:R和S的元数相同。 中国网管联盟
2.差
设有两个关系R和S具有相同的关系模式,R和S的差是由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构成的集合,记为R-S。
注意:R和S的元数相同。
3.笛卡尔积
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为r和s。定义R和S的笛卡尔积是个(r+s)元的元组集合,每个元组的前r个分量(属性值)来自R的一个元组,后s个分量来自S的一个元组,记为R×S。
若R有M个元组,S有n个元组,则R×S 有m×n个元组。
4.选择
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所有元组称为选择。其中的条件是以逻辑表达式给出的
,该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的元组被选取。这是从行的角度进行的运算,即水平方向抽取元组。经过选择运算得到的结果能形成新的关系,其关系模式不变,但其中元
组的数目小于或等于原来的关系中的元组的个数,他是原关系的一个子集。
记为: δF(R)≡{t?t属于R∧F(t)=true}
5.投影
从关系中挑选若干属性组成的新的关系称为投影。这是从列的角度进行运算。经过投影运算能得到一个新关系,其关系所包含的属性个数往往比原关系少,或属性的排列顺序不同。如果新关系中包含重复元组,则要删除重复元组。 中国网管论坛
记为:∏A(R)={t[A] ?t属于R} A为R中的属性列。
例如: ∏3,1(R)
什么是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通常一个关系对应一张表,例如学生登记表。